致敬袁老

root 站长 2021-07-18 16:49:46 2021-07-18 16:50:37 5

转载自 樊登读书,侵删。

读完本文约需35分钟

今天这本书,本来应该是一期作者光临,但是很遗憾,袁隆平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。袁老和我在2020年10月份曾经做过一个约定,他在这本书上给我写了赠言,我们约定等他从三亚结束了这次活动之后,回到长沙,就来讲这本书《袁隆平的世界》。

但是很遗憾,袁老在5月22号,因为在三亚摔了一跤,导致器官衰竭,后来去世了,这让我们感到很难过。但我决定自己讲这本书。因为我觉得袁隆平的事迹,应该被大家深入了解,我们只知道他养活了中国这么多人,提高了杂交水稻的产量,但这件事情为什么了不起?为什么这么不容易?为什么全中国乃至全世界,都在隆重地纪念他?这是有原因的。

我们走进《袁隆平的世界》之前,首先要了解他的家世。袁隆平的先祖来自江西省德安县,他曾祖那一代在太平天国时期意外发财,之后建立起一个大园子,所以他们家被称作西园袁氏。

他的祖父是维新派,父亲袁兴烈1905年出生,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,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的前身,那是非常著名的学府。他的妈妈华静也是大家闺秀,跟他爸爸在南京认识;妈妈的妹妹,也就是他的阿姨,叫华秀林,是协和医院当时的护士长。

华静和林巧稚医生是同年,所以袁隆平先生出生的年份,一开始他自己也不清楚。有时候跟别人讲是1930年,后来人们从协和医院的档案堆里找到了袁隆平的出生证明,上面有英文记载,是1929年8月13号出生。给他接生的人,就是万婴之母林巧稚。

所以袁隆平小时候生活在北京,他的爸爸在宁汉铁路工作,他们家大致就在今天北京王府饭店那个位置。爸爸袁兴烈在抗战期间做过一件挺了不起的事,就是给孙连仲的大刀队特制过500把大刀。大家知道,大刀队是很有名的。跟日本鬼子拼刺刀的时候,日本鬼子很怕他们的无极刀法,这个刀得特别好才行。

袁兴烈就跟他的朋友研究,最后用一种特殊的钢材制作了500把大刀给孙连仲。日本人对这个大刀怕到什么程度?因为无极刀法专门砍脖子,所以日本人为了提高生存率,给士兵配发了钢的脖圈,专门用这个钢脖圈来对付无极刀。后来发现钢脖圈使得运动更加不灵活,伤亡更惨重,日本人最后的解决方案是,在头上戴的帽帘背后加上钢丝,用这种方法来对付这个大刀。

所以孙连仲对袁兴烈非常器重,给他的职位是上校秘书,他在抗战期间,一直在以这个军衔工作,参与抗战。1931年,九一八事变爆发,他们家开始在平汉铁路上南迁北徙。通过了解袁隆平的兄弟姐妹的名字,你就会知道他们搬家的顺序。

袁隆平并不是家里的长子,他哥哥叫袁隆津,在天津出生;然后他是老二,叫袁隆平;后边是袁隆赣、袁隆德、袁隆湘,就是在江西、老家德安、湖南分别出生的三个弟弟妹妹;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,叫袁惠芳。

母亲因为是大家闺秀,受过非常良好的教育,所以从小妈妈给袁隆平讲的睡前故事,经常是尼采,讲尼采的名言,尼采的哲学。然后跟他讲英文,所以袁隆平的英语非常好,在国际上参加各种国际会议,可以跟所有人对谈如流,用英文发表各种各样的报告,他的英语就是在小时候和妈妈互动的时候学会的。

1936年,那时候在武汉,他的妈妈曾经带他去拜过一次神农,袁隆平就问他妈妈说,为什么这个人大家都要祭拜他,给他供奉?他的妈妈说,因为他教大家怎么能吃饱饭,他是神农氏。

所以可能在那个时候,袁隆平心中就埋下了一个种子,觉得能够让大家吃饱饭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。1938年,日军开始轰炸武汉,轰炸得很厉害,大家开始纷纷逃难,当时逃难的方向只有一个,就是去大后方,到重庆去。

在逃难的路上走水路,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。走到桃源的时候,袁隆平的弟弟淘气,在上岸之前推了他一把,他一下子掉到水里面,差点淹死。后来是大人把他救上来,从这以后,袁隆平立志一定要学会游泳,因为如果不会游泳的话会很危险。

最后经历了很长时间跋涉,1939年8月份,他们到了重庆。从1939年8月到1946年抗战胜利,他们一直住在重庆,重庆当时被轰炸得更惨烈,甚至还发生过大隧道惨案。大隧道惨案是当时非常严重的一件事,很多老百姓躲避轰炸,钻进一个大隧道里,结果因为看守隧道的人的疏忽,导致上万人在里面窒息身亡。

所以袁隆平特别怕躲在防空洞里。因此,上边警报一拉,日军飞机要来轰炸的时候,他就跟弟弟两个人往江里跑,跳到江里游泳。为这个事,没少被他爸爸揍过,他就是不听话,很活泼。

在博学中学里,袁隆平就显示出了游泳的特长,获得过武汉市游泳冠军,湖北省游泳第二名,差一点就走上了专业游泳的路线。同时,在博学中学,他遇到了黄泰先生,黄泰先生是他爸爸的校友,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。

这个人厉害到什么程度?给大家简单讲几个数字。在黄泰先生的学生当中,涌现出了包括袁隆平在内的十二位院士,一个老师教出了十二位院士。在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中,竟然有三位他的学生,袁隆平、吴征镒、黄纬禄。他的六个子女,全都成为了科学精英,黄门十二院士,一家七位精英,这样一位教育家不说是绝无仅有,也是极为稀少的。

就是这个人让袁隆平塑造了自己的人格、价值观,学会怎么样做一个好老师。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黄老师上课,讲几何学画圆的时候,不用任何圆规,手一挥就是一个完美的圆形。画直线、各种三角形,都是徒手画。所以他觉得老一代的老先生,素养是非常高的。

黄泰先生,也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,之后因为战乱,选择在中学里任教,他对袁隆平的影响很大。黄泰先生在1979年去世,所以袁隆平后来回到武汉时,回忆起这件事情,还非常难过。

1949年高中毕业,那个时候大家很奇怪,袁隆平为什么选择了私立相辉学院农艺系? 因为他在武汉的时候,曾经被带去参观过一个资本家的农场,那个农场做得很夸张,也很美好,就给小孩子心中种下了一个美梦。他觉得,将来农业科学发达了以后,人们可以在麦田下坐着聊天,稻子长得很高,人可以坐在稻子底下乘凉,果子就在窗子外,伸手一摘就能吃。他怀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图景,这影响着他决定上农艺系。

私立相辉学院其实来头不小,这个学院是复旦大学留在重庆的一个种子。大家知道,西南联大是北大、清华和南开迁到了长沙和云南,而复旦大学当时迁在了重庆,抗战结束以后,复旦大学整体迁回了上海,但留下了相辉学院。

相辉学院,这实际上是为了纪念两个人,一个是复旦大学的缔造者,叫马相伯;还有一个是复旦的老校长,叫李登辉。从他们两个人的名字中各取了一个字,变成相辉学院。私立相辉学院是复旦的血脉,后来改名叫西南农学院。到2005年,改名成西南大学,所以袁隆平算是西南大学的校友。

1952年,袁隆平有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。第一次是游泳,他游泳厉害到什么程度呢?差一点就进了国家队,而且是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。袁隆平去参加比赛的时候,头一天在成都,因为高兴,吃了特别多当地小吃,什么抄手、冰粉,吃完第二天去比赛,肚子就不舒服。

根据当时比赛的记录,100米自由泳前50米的成绩,已经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。但后50米转身的时候,他肚子开始痛,肚痛难忍,所以动作变得越来越慢,最后只游了第四名。前三名都进了国家队,但是第四名没有,袁隆平觉得特别失败。他其实很想成为一个专业游泳运动员,但我们看这个书的时候,就会觉得造化弄人。

到了1952年夏天,当时抗美援朝要选拔一批飞行员,袁隆平觉得自己身体非常好,肯定能成为飞行员,唯一担心的是政审条件。因为他爸爸是国民党军官,政审要过不了,可能就当不了飞行员。结果没想到政审竟然过了,给他们披上大红花,坐着卡车到军营里去,马上就要成为光荣的飞行员,到前线去作战。

结果突然收到一个文件说新中国成立时间不长,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非常有限,大学生应该留下来建设祖国。所以大学生全部退回学校,然后把高中以下的年轻人送去做了飞行员。

袁隆平当时觉得非常委屈,非常生气,觉得为什么命运对他如此不公,好不容易考上了飞行员,这么难得的机会,竟然不行,那时候他非常郁郁寡欢。但这其实是被一步一步安排着,要走向农业方向。

袁隆平并不太爱学习,学习成绩不是很好,这里有他的成绩单,可以跟大家简单汇报一下。这个成绩并不算拔尖,国文64分,植物学65分,普通化学60分,农场实习67分,这都是及格的成绩;地质学88分,农业概论88分,气象学84分,达到90分以上的,只有一门,英文93分。

所以这再次说明什么呢?那就是对学校的成绩,大家不要那么在意,一个人能保持旺盛的好奇心,勇于探索,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。如果只是为了考一个高的成绩,但并不热爱这个行业,那同样是无效的。袁隆平就不算是学霸,但他后来做出了这么大的成就。

在学校里,他最喜欢的事就是体育和音乐,体育中,最喜欢的科目是游泳,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,喜欢唱歌,唱美国的民谣,各种各样的东西。

有一次在嘉陵江,有一个同学出现了游水事故,他二话不说,扎到水里就去找他的同学。因为他水性好,结果游了半天都找不到那个同学,最后发现那个同学的脚被卡在石头,在水底下上不来,很遗憾没有把他救上来。

但是据同学们的回忆,都觉得他很勇敢,愿意去帮助别人,跳到水里救人。最后毕业的时候,同学们互相留言,大家写鉴定。这里特别逗,大家给袁隆平的评价是,爱好自由,特长散漫,就是说这个人的特点就是自由散漫。

包括袁老后来多次接受采访,他就说我就是一个自由散漫的人。他的宿舍特别乱,臭袜子到处乱扔,没有什么条理,没有什么规矩,就是不喜欢受束缚,喜欢到江里游泳,自由自在。

袁隆平农业方面的老师是管相桓,管相桓的老师是清华大学的赵连芳,所以他们这一支等于是从赵连芳传到管相桓,再传到袁隆平。管相桓教授当年其实心里并不接受来自苏联的遗传学教育。当时在农业当中,遗传学最主流的是米丘林和李森科,米丘林和李森科是前苏联的专家,他们提出来环境影响学说。

当时孟德尔和摩尔根已经提出了基因的问题。孟德尔做豌豆实验,我们大家都知道,孟德尔的贡献是发现了基因这件事,但当时前苏联的专家不认为存在基因,他们认同的是环境影响学说。

后来大学四年毕业,要分配,问他想去哪儿,他写了一个长江流域,觉得只要在长江流域就行,因为他们家其实一直在长江上来回迁徙。结果没想到被分配到了湘西雪峰山脚下。这是个什么地方呢?我有一个大学同宿舍的同学,就从这个地方来的,就是今天湖南怀化,我印象很深刻的是,那个同学跟我们第一天见面聊天,说起他的家庭,他就说我爸爸是跟着袁隆平搞杂交水稻的,就是说他的爸爸可能正好是袁隆平在湘西的学生。

袁隆平被分配到了安江农校,安江农校是一个非常小的农业学校,类似于中专。他的妈妈当时看了这个分配,马上拿出一张地图,沿着地图找安江农校,曲里拐弯的,最后找到那里。然后说了一句话,说:“孩子,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。”

那个地方真的非常苦。 1953年袁隆平去湘西,从重庆到安江农校,光路上就走了半个月,换各种各样的车,最后坐那种特别恐怖的大巴车。他说那个大巴车大半个轮子都在悬崖外边,就这么开过去的,终于到了安江农校。

第一个月的工资42块钱,他还没有去报到的时候,在城里拿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,直接花了十几块钱买了一把小提琴。他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,喜欢音乐,拿着小提琴进了大山。

今天,安江农校有一个安江农校纪念园,在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在宣布的时候,去宣布的人是当时文物局的局长单霁翔,就是后来故宫博物院的院长。单霁翔宣布的时候说,安江农校纪念园见证了杂交水稻从无到有的艰难探索的过程,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地方,把它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1956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,希望全国的科研工作者都能努力做一些事情,让科研更加丰富多彩。袁隆平觉得他也应该做点事,他说咱们搞嫁接吧,因为学的都是李森科和米丘林的这套理论,所以他们不会从种子、基因这个角度来改变,就用嫁接的方式来实验。

他把月光花和红薯嫁接在一起,因为月光花花开得很大,他就希望能把这个红薯也做得很大。结果发现还真行,把月光花跟红薯嫁接在一起了以后,红薯真的就变大了,拿这个去展览。他还把南瓜跟西瓜嫁接在一起,嫁接出来的东西既不像南瓜,也不像西瓜,吃起来口感也很怪,他拿到课堂上,全班同学都笑翻了。

那个时候的农业博览会,各地送来的全是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。各种各样的改良品种,全都是嫁接产生的。但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?你把它的种子拿出来再种,种出来以后月光花还是月光花,红薯还是红薯,它不会有第一次嫁接一样的效果,不能够遗传,不能够形成种子。

无法遗传是李森科和米丘林的理论的最大问题。这个时候,袁隆平心里就开始怀疑起这件事,他觉得这个理论可能不对,但又不敢大张旗鼓地看孟德尔的东西。他要获得孟德尔他们的文章书报很难,获得了以后只能悄悄地在外面裹一个书皮,不能够被别人发现,就这样自己悄悄研究。

到了1959年,三年自然灾害来了。在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,有三年时间大家吃不饱饭,这次饥饿对于袁隆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。书里有一段描述说,漫长的饥饿如缓慢的凌迟,它的痛苦无与伦比,绝非撕心裂肺可以形容。

三十年来,袁隆平经历过战乱与饥荒,但在他漫长的一生中,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时间也就这三年,而这三年感觉比三十年还要漫长。每一天都度日如年,每一刻都在难以忍受的饥饿中挣扎。

当饥饿让他无力拉动一把小提琴的时候,他明白了,且从来没有这样明白过,也没有这样切身地体会过,对人类来说,吃饱就是最基本的生存权,生存权就是最大的人权。所以后来有记者采访袁隆平的时候问他:“日本人一直在做杂交水稻的研究,为什么没有成功?”

日本人在一开始的时候,其实比袁隆平还要领先,但始终没有超过中国,都是中国人先拿到成果,就问他为什么。袁老当时沉思了一下,后来说了一个答案。他说:“可能他们没有挨过这样的饿吧。没有体会过那种切身的饿,所以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,就不会那么拼命。”

那时候袁隆平经常会在大街上看到饿殍,就是饿死的人,大家会围观。很多人身上浮肿,我爸爸在那个时候就浮肿,他跟我讲浮肿的特点就是,比如胳膊,你一摁下去就一个坑,起不来,这种人很快就可能出现生命危险。

所以在这段时间,袁隆平一下子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感,作为一个农业技术人员,竟然无所作为。因为都在大队里劳动,大队里有一个姓向的队长,队长有一天非常神秘地来找他,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一包种子,那个时候粮食都非常稀缺,种子更是难得。 农民是会保护自己的种子的,绝对不能被吃。在最乱的乱世里,那些征兵的人会把农民的种子抢走,这就等于断了这家人的活路。

队长不知道从哪儿摸出了一包种子,袁隆平问说你这哪儿来的?他说你别说,我去隔壁村买的,悄悄买的——那时候这种私下的买卖其实是违法的。买回来以后,这个老队长跟袁隆平说了一句话,叫作“施肥不如勤换种”。选更好的种,产量要好过你更勤奋地施肥。

然后跟袁隆平讲,你们这些搞科研的人,能不能给咱们搞一个亩产500公斤的种子?你如果能够搞出一个亩产量更高的种子,你就救了大家了。这句话对袁隆平的影响很大,于是他立志要做水稻杂交方面的研究。

1962年DNA获得诺贝尔奖。关于这个消息,当时袁隆平其实是不知道的,他们很难获得这样的信息。所以后来袁隆平在回忆的时候,连具体的时间都记错了,但他后来知道了这件事,再次证明了有基因这件事情的存在。

在做关于增产的研究中,最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杂种优势。简单来讲,比如说马和驴这两种动物,杂交以后产生的骡子,比马和驴的功能都强大,个子也高。但是它不能够遗传,不过确实具备这样的杂种优势,在植物当中也有这样的状况。那为什么说杂交水稻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?

就在于杂交玉米、杂交高粱早就被攻克了,西方人早就通过杂交的方式去改良玉米和高粱。因为玉米和高粱是雌雄异株的,雌雄异株的杂交很容易,你只要把不同种类的雌的花粉和雄的混在一起,这就杂交了。但是水稻是雌雄同花,雌雄同花意味着水稻长出来之后,它自己跟自己就交配了。所以这个时候你怎么杂交?很难做杂交。

因此有很多植物学家讲过,想要给水稻做杂交,是对遗传学的无知。而且另外一派观点认为:水稻杂交无优势,长出来的水稻还是一样,所以就不要往那个方向想。但是袁隆平周围只有水稻,他原来曾经想过研究小麦,但是湖南那个地方水稻最多,他觉得水稻杂交是能够去努力尝试的。再加上他待的那个地方不是核心的学术圈,核心的学术圈的人在大学校、著名研究院所,都已经被这个理论洗脑、包裹,大家就放弃了。

对于杂交水稻的研究,袁隆平一个人在安江农校,在这么偏远的大山沟里,他就是当地学术水平最高的人,没有人会给他泼这样的冷水,所以他觉得应该可以试一试。我觉得,有时候创新经常发生在边缘地带的原因就在这里,他不会受到主流观念太多影响。

之前有人试过给水稻人工去雄,所以也有人曾经说袁隆平不是杂交水稻之父。人工去雄,就是让人把水稻的雄蕊一颗一颗拿掉,我的天呐,这得累死,一个稻田那么多稻子,一颗颗把雄蕊去掉,这根本做不到。

还有一个科学家,曾经尝试过用温水去雄,开花的时候,把水稻的花蕊泡在47度的温水当中,这时候雌蕊能够耐受,活过来,雄蕊耐受不了就死了,用这样的方式来去雄,同样费劲。因为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,需要很多科研工作者,一人拿着一盆水,在稻田里走,边走边拿稻子往里边泡,这谁受得了。

所以之前的这些去雄的方法都不行,那袁隆平的思路是什么呢?袁隆平的思路很清晰,他认为,应该去努力寻找雄性的不育株,去找自然界当中天生的、通过变异产生的、雄性不育的苗。所以袁隆平当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大热天晒着,在稻田里边找雄性不育株。

稻田底下都是水,水蒸气蒸腾让他更热,那是非常艰苦的事。而且稻子的叶子会把皮肤划破,身上经常伤痕累累。他个子不高,但是手特别大,作者说他见过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手都特别大,不明白为什么。其实是因为他们的手要常年跟这些稻子、玉米 、小麦打交道,所以经常被割得伤痕累累,之后化脓、结痂,然后再长,最后变得又粗糙又大,皮肤又厚,这都是他们的共同特征。

袁隆平那个时候每天就拿着放大镜,走到稻田里,到处找他可以用来实验的对象。尼采有一句话叫“一切都是顺序”,这是袁隆平的妈妈教给他的。所以对于袁隆平来讲,顺序也很重要。第一个发现是在1961年的夏天,他发现了一株特别高的稻子,穗又粗又大,袁隆平当时特别兴奋。

我给大家念一下,一个农业专家见到一株不一样的稻子的时候,是什么状态。

“袁隆平的心在狂跳,他先得让自己平静下来,才缓慢地弯下腰挨近那株稻子。他的眼睛一辈子也没有近视,在仔细查看后,他发现这的确是一株非同一般的水稻,株形优异,尤其是那十多个,有八寸多长的稻穗,穗大、粒多,而且每一粒都分外结实、饱满,摸在手里,就像他在小提琴上触摸过的音符,充满了难以言说的韵律和节奏。慢慢地,他又蹲下身子,开始仔细地数稻粒,一数,竟然有两百三十多粒。他不敢相信,又数了一遍,没错,两百三十多粒。当时的高产水稻一般不过五六百斤,如果用这株稻子做种子,哪怕打点折扣,水稻亩产就会过千斤,可以增产一倍呀,那可就不得了!”

人家做的是数学题,他一数这有多少颗,他脑子里边就在算,它的亩产量大概会达到多少,这是袁隆平的第一个发现,发现了这个鹤立鸡群的稻种,这就是一个杂交的优势。

生物界当中,稻子虽然主要是雌雄同花,但是偶尔会发生不同的杂交,比如说风吹了一下或者怎么样,产生奇怪的稻株。这一颗稻株给袁隆平带来了希望,最起码证明了杂交有优势,因为有这样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在这儿,它能够使得亩产翻倍。

后来袁隆平就把这株移回去,把种子培育出来。第二年用这个种子种了之后,他很失望,因为种出来的稻子并不像它的老子,它的老子鹤立鸡群,但现在种出来的高的高,矮的矮,穗大的大,小的小,都不一样。他就不明白,怎么会这样呢?回去赶紧查书,孟德尔的遗传学的书,才发现这个叫作分离现象。

学过生物的应该知道,到了下一代就会分离,包括我们人类也一样有这种性状。到了再下一代,出现这种现象的比例是3:1,他去数了一下,果然高和矮的植株的比例,正好就是3:1。他觉得这个更厉害了,越来越相信基因和孟德尔的这一套理论。

在这个过程当中,1964年他和邓则结婚。邓则是他的学生,别人撮合他们俩结婚。结婚当天邓则还在打篮球比赛,袁隆平说:“不是要结婚吗?现在就结婚去吧!”邓则说正在比赛,袁隆平说:“不要比了。”拉着人家就从球场跑去结婚。结婚回来,他问邓则说:“我得给你买点东西吧?”邓则说:“不用,什么也不用买。”结果他真的什么也没有买。两个人就住在他那个破宿舍里,就这么结婚了。

邓则也是学农业的,因为是袁隆平的学生,所以能成为他的好帮手。在1964年,也就是他结婚的这一年,他又有一个重大的发现。他认为必须得寻找到雄性不育种,才能够自己去控制杂交的过程,才能够产生想要的杂交效果。

具体的日子袁隆平不记得了,但是在邓则的日记里记的是7月5号14点25分,就记得这么清楚。袁隆平拿着放大镜,在田里面找到了这一株洞庭早籼,米字边,一个山,念xiān。稻子,大类分两种,一种叫籼稻,一种叫作粳稻,粳就是米字边一个更,这个念jīng。

在洞庭早籼的田里找到了一株袁隆平希望找到的,天生的雄性不育稻株,这就是他第二个神奇发现。但他还是不敢相信,又拿起五倍的放大镜,仔细观察起来,这真的不是退化了的雄蕊吗?这种特有水稻植株有一个鲜明特征,就是雄蕊花药不开裂,导致雄性功能丧失而不育。

对于雌雄同花的水稻,既然其雄性功能丧失,那它就是具有单一功能的母稻,也就是可以用来作为杂交的母本。他又一次凑近稻花,千真万确,那花药没有开裂,好半天他都没有吭声,只感觉心头一阵阵狂跳,连手里的放大镜都兴奋得颤抖了。

他将这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加以标记,他的手一直在颤抖,我们普通人可能很难想象,看到一株不一样的稻子会如此兴奋。只有像袁隆平这样,痴迷在这件事当中的人,才会如此兴奋。

这些种子非常珍贵,就找到这么一颗稻株,他没有多少颗种子,而他需要用这些种子,再去不断育种,就需要很多盆子来盆栽。问题是他没有钱买那么多盆子,一个陶瓷盆大概一块钱,他就去学校申请这个经费,他说我大概需要几十块钱,买几十个这样的盆,学校说哪有这个钱,没有钱。

他就去找收破烂的人,从收破烂的人那里,以非常廉价的价格收来一大堆瓶瓶罐罐。然后拿这些瓶瓶罐罐种那些植株。1965年,他不断培育各种品种,用不同品种和母本杂交,尝试各种各样的可能性。这年冬天,有一天凌晨,邓则记录说,袁隆平突然之间坐起来,一个人跑到写字台开始写作,写了很多。

写的什么呢?这是袁隆平一个顿悟的时刻。袁隆平写下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篇论文,在这个论文当中他写了三系法的杂交水稻技术路线图。大家都认为杂交水稻不可能,但袁隆平已经找到了一个雄性不育株,沿着这个雄性不育株,他就想,最后怎么样才能够实现杂交水稻?他制定了一个三系路线图。

第一步,寻找天然的雄性不育株。这一步是培养不育系的基础,最关键的一步已经做到了,找到了一颗。

第二步,筛选和培育保持系。也就是必须培育出一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,使其后代永远能够保持雄性不育性状,以解决雄性不育性状传宗接代的遗传问题,当保持系作为副本,不与不育系杂交时,它们杂交所产生的后代,能够保持雄性不育性。也就是说,这个稻株的雄性不育的特征,不能在后面的环节当中没了,它必须一直保持下去。

然后第三步,筛选和培育恢复系。即寻找和培育一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,使它们的杂种第一代恢复雄性可育能力,能够自交结实。只要它们表现的优势强,就可以将它们用于大田生产,这就是水稻杂种的优势利用。

所以,首先要培养出来能够长期雄性不育的保持系,然后再找另外一系跟它杂交,形成恢复系,因为它还需要传宗接代。这时候才能够形成真的能够用在大田里,被所有农民都去种的稻子。

袁隆平把这篇文章写下来以后,投稿给了中科院《科学通报》,在《科学通报》上发表。作为一个学术研究人员,我过去上大学的时候很无知,我真的不觉得发表文章有那么重要,觉得发表文章主要就是为了评教授,为了达到那个指标和要求。但实际上学术文章是学术交流最重要的阵地和载体,直到今天都是这样。因为你得到了同行的认可、评议,让同行知道你,跟你产生互动。

所以袁隆平远在怀化,在湘桂交界的大山里,他给中科院的《科学通报》投这篇稿子,标题叫作《水稻雄性不孕性的发现》,结果被中科院刊登了。我爸爸那天跟我聊天,说他这一辈子评讲师一篇文章,评副教授一篇文章,评教授一篇文章,一个老教授一辈子就被这三篇文章影响。

所以对于一个真正的学者来讲,能够在重量级的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是非常重要的。这篇文章对于袁隆平的意义是生死攸关的。为什么呢?这篇文章发表以后,国家科委九局有一个工作人员叫熊衍衡,他看了这篇文章以后觉得很重要,因为中国刚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,所以熊衍衡就把这篇文章呈交给了国家科委九局的局长赵石英。

赵石英是袁隆平非常重要的伯乐,因为他是局长。赵石英看这篇文章以后,也觉得非常兴奋。因为如果水稻可以杂交,就能够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。赵石英立刻把这篇文章汇报给了国家科委主任,当时的国家科委主任兼国务院副总理是聂荣臻元帅,聂荣臻看了这个以后,立刻批示说要保护这个研究,而且提前让湖南科委重视这件事情。

但这些事情袁隆平并不知道。紧接着,袁隆平就被定性为白专道路,大家对他展开了批斗,白天批斗,第二天就送到牛棚里改造。袁隆平都已经做好了准备,他跟妻子邓则讲说:“我一直光搞科研,也不重视别的,恐怕是要被批斗,所以你跟着我倒霉了。”邓则说了一句让他非常感动的话,邓则说:“大不了咱们不当老师了,一块儿当农民,没问题。”最让袁隆平心疼的是,他那几十盆育出来的,有各种各样可能性的植株全部被砸烂,被扔得一塌糊涂。

他像疯了一样到处去找,看能不能够把那些稻子救回来,那是让他最伤心的事。做了这么多年的科研,竟然被人砸得稀烂,根本不当一回事。就在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去改造的时候,突然有一天,革委会的人把他叫来说:“老袁,跟你谈点事。”袁隆平说:“什么事?”那人说:”咱们现在上面要讲抓革命,促生产,我们种的实验田,你来当顾问。”

突然之间把袁隆平调出来,当了实验田的顾问,又让他可以接着搞科研工作。袁隆平当时很吃惊,喜出望外,每天他都挑着担子去田里,跟跳舞一样高兴。为什么呢?他不知道,其实是因为当时上边有人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整他了,划定好了的批斗指标里就有他。要整他之前需要搜集他的材料,在搜集袁隆平的黑材料的时候,把他的档案拿出来一看,里边竟然有一张红头文件,是国家科委盖的章,说这个人要保护。

后来,这些底下的人也闹不清,就拿着这个红头文件,跑去找湖南科委的人说,这个咱认不认?国家科委就盖了章要支持这个人,湖南科委当时的领导说,那当然要保护,于是保护了袁隆平。

但很遗憾的是,在一年以后,保护了袁隆平的湖南科委的领导,竟然被批斗致死了。那段时期里,袁隆平有两个学生,一个叫李必湖,一个叫尹华奇。这两个孩子其实都不是正式编制的老师,他们只是袁隆平的学生,都是农民出身,很热爱这个事业。 这两个孩子立了大功,他们从所有被砸烂的那些盆子里边偷偷藏了三盆,而且他们很会藏,他们藏的是三种完全不同的实验方向留下来的三盆植株。就靠着这三盆植株,袁隆平开始进行南繁育种。

什么叫南繁育种?今天,如果去三亚那个地方,就有袁隆平的南繁基地,到南方去繁殖,叫南繁。当时很多农业工作者都会到南方。他最开始去的是广东,然后云南,最后选择了海南三亚。

南繁的好处是什么呢?就是稻子如果在东北,天气寒冷,可能就产一季;在湖南可能就两季;到了海南就能做三季,能做三季就意味着这个稻子的育种速度会提高。所以后来他的学生们说,袁老师40年干了90年的工作,每年只要大雁南飞,他就开始出门,他的孩子都知道爸爸又要去南边了,非常准确。

他常年待在南方育种,育好了以后带着种子回到湖南,再来田里种植。为了能够让种子在一路上发芽,能够有适合的温度,这些南繁育种的学者们,都是把种子用一块湿布包起来,贴身包着,让自己的体温去催这个种子发芽。

而且你想想,我小时候,80年代,跟着父母旅游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。80年代已经好很多了,但还是绿皮车,没有地方坐,又热又没有空调,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。他们那个时候是60年代,就这样没有地方坐,经常是站票,坐在地上,躺在别人椅子下边。

袁隆平带着几个学生往三亚跑,在1968年的5月18号这一天,袁隆平遭遇了人生当中最黑暗的一刻,叫作“5·18”毁苗事件。当他在湖南种植出了一大片的水稻苗,眼看着就要收获成果,要研究哪些性状的株苗可以进一步做培养的时候,却发现所有的苗全部被毁,不知道谁干的,整片地的苗全部消失不见了。

袁隆平就开始发疯一样到处找,找了整整4天,最后在一口井里发现了他的稻子,有几个稻子的苗飘在水面上,袁隆平立刻就跳到井里边去。那个水井有数丈深,最后没办法,调来了抽水机,把那口水井的水抽干,发现所有的稻子都在水井底下。

袁隆平把这些水稻从井里拿出来,哭、难过,没办法。事后过了这么多年,其实袁隆平已经知道是谁做的这件事,但他不说,他已经原谅了这些人。而且当时人们盛传是袁隆平自己毁的。为什么他自己毁呢?说他心慌,他知道自己做不出来,那个科研就没戏。因为当时主流学术认为杂交水稻无优势,不能做。

很多人说那根本就是骗钱,骗国家科委,拿文章忽悠人,还要经费,所以大家非常嫉妒,于是就有人把他的稻子全部毁掉了。

在这些稻子当中,袁隆平找到了五棵还活着的,把这五颗秧苗拿到海南岛,再重新育种。这个过程当中有多辛苦,咱们今天可能无法体会。因为我们很多人,可能都没有在稻田里站过。在稻田里边站一下就会感受到,五分钟你都站不了。

有好多人在稻田里面晕倒,也有报道说袁隆平多次晕倒在田里。袁隆平专门声明说,我从来没有晕过,难受是肯定难受,但是我身体特别好。他中过暑,但他不会晕倒在稻田里。

他在这个过程中试验过一千多个品种,三千多次杂交实验,做过上万次测试,这就是个苦功夫,没别的。你不知道哪一刻会成功,所以只能不断地试,这需要极强的耐心。你想这个困境有多痛苦,你埋头在干科研,但没有人知道这个科研有没有前途。 科研会不会成功,连你自己的内心都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担忧,怎么才能够坚持下去?

所以很多人做这个水稻杂交,都没法坚持下去,问题就在于痛苦:周围的人的质疑、自己的质疑、毫无建树、没有任何可以交给上级的成果出来,这段时间是压力巨大的。 到1969年6月份,突然之间袁隆平被调去一个农场里劳动,说你别搞了。

他的两个学生,李必湖和尹华奇,被放回原籍,没有工资,也不发补贴。本来有湖南科委发的补贴,大家就觉得他们比较特殊,还有补贴、工资,就把他们赶走。但这两个孩子非常倔强,不走,他们给国家科委打电话、发电报,声明自己的困境,希望国家科委支持,后来中科院派了张孔湉教授来做调研。

经过艰苦的调研之后,得出一个结论:这件事情的方向是对的。于是又重新把袁隆平调回到岗位上,继续进行杂交水稻的实验。所以我们今天能够亩产上千公斤甚至1500公斤,中国用比美国、印度都要少得多的土地量,养活这么多人口,我们能够吃得饱饭,没有像国际上很多国家一样出现饥荒的状况。

有西方学者曾经写过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文章,叫作《谁来养活中国》。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,谁来养活中国人?中国人口这么多,土地又这么少,我们能用杂交水稻的方法,解决这个问题。

整本书读下来你会发现,命若悬丝。任何一个地方,如果出现了偏差,可能这件事情就会胎死腹中。接下来,终于到了要突破的时候。袁隆平用自己找到的植株去配种的时候,发现总是找不到合适的,有杂交优势的秧苗。他想,一定是因为亲缘关系不够远,因为他发现的洞庭籼稻跟其他的籼稻、粳稻都很接近。

他认为应该从远亲身上找,也就是野生稻。在野生稻当中,如果能够找到天生雄性不育的,这应该是一个突破口。同时,1970年6月份,湖南省第二次农业科技会议上,他遇到了当时湖南省委书记华国锋,华国锋是一个很实干的人。袁隆平后来评价华国锋,说没有华国锋就没有杂交水稻,这本书也对华国锋做了很多介绍。

华国锋开始关心杂交水稻的问题,给予袁隆平特别多的支持。袁隆平在三亚有一个助手叫冯克珊,袁隆平不断跟他讲野生的不育的稻种应该是什么样,说你要找这样的稻子,稻田里的稻子不用看了,你就看野生的稻子。

这个冯克珊每天就是白天拿着放大镜,晚上拿着手电筒,满世界找野生的稻子。最大的突破发生在1970年11月23号这一天,这天晚上,冯克珊突然从床上坐起来,想起来有一个地方没看过,是铁道边的一片草地,那里可能有野稻子没看,要去看一下。 我们过去讲“不疯魔不成活”,这就叫疯魔了,睡到半夜突然爬起来,拿着手电就冲过去,跑到那个铁道边,真的找到了一棵稻子。这个稻子后来被袁隆平定名,叫“野败”,野外的野,失败的败。

有好多人觉得袁隆平是个整天泥腿子的形象,两脚泥,肯定没什么文化,还有人写信给袁隆平纠正,说“败”不能用这个字,肯定是植物的那个“稗”,稗米那个“稗”。其实就是这个“败”字,因为野败是一个学术名称。

雄性不育的野生稻被冯克珊发现后,他不敢确定,于是就去找他的师兄李必湖。李必湖去了以后,几乎是跪在淤泥里,用双手一点一点把带有三个穗子的稻株连根带泥挖出来,又小心地捧到岸上,脱下衬衣,像包裹刚出娘胎的婴儿一样,严严实实地把稻株连着泥巴一起包好。稻株最少也有二十多斤,他抱在胸前,拿回实验基地,等袁隆平回来。

袁隆平当时正在外地开会,一听说这件事,就马上赶回三亚,见到了这株稻子以后,猛拍李必湖的后背,连声说:“高级,高级呀!”这是重庆话,因为袁隆平小时候主要在重庆长大,说一个东西好的时候就说高级。

这株野败,花瘦小,黄色不开裂,内含典型的败育花粉。这可不是一般的野生稻,而是一种极为罕见的,花粉败育型野生稻,所以给它起名叫野败,国际上的学名简称是WA,不是他写错字。

这个野败有多重要?今天我们所用到的绝大多数的杂交水稻,包括超级稻,都是野败的后代,里边都含有这一株野败的基因,这就是它了不起的地方。野败这个稻种,本来产量就不大,它不是人工改良过的稻种。所以这个植株身上能用的种子只有五粒,然后拿这五粒,在1973年,袁隆平育出了数万株野败,而且是100%的雄性不育株。 做出了这一步重大改进以后,袁隆平又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。袁隆平说这件事情就靠我们一个小组,做不出来,人太少了。因为它需要大量的育种,需要大量的不同的植株跟野败进行杂交,才有可能实验出更多的可能性。

于是,袁隆平把种子分给了13个省的100多位科技工作人员。各地搞农业研究的人听说这边发现了野败,都跑过来要,袁隆平都给,来了就给,要一斤的给两斤,让他们回去做实验。这些人中涌现出大量农业方面的院士,他们都得益于袁隆平当时分给他们种子,让他做杂交实验。

1971年,袁隆平被一纸调令调出了雪峰山, 1953年去,1971年调出来,他在雪峰山里待了17个年头。家还没搬出来,但人被调到了长沙,在长沙成立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,他担任主任。“三系”经过了这么多人大量实验以后,袁隆平采用了一个今天很流行的方法,叫作众包。就是我一个人做实验,做不了那么多种,就给更多的人一块儿做,用众包的方式,让“三系”达到了突破。

1973年10月份,“三系”完成。袁隆平培育的二九南一号不育系100%不育,且性状与副本完全一致,100%意味着三系配套完成。袁隆平是三系法的总设计师,但杂交水稻绝非袁隆平一人所为,他也从未把杂交水稻的成就归为一己之功,而是一再强调集体的力量和智慧,在团队的智慧面前,任何天才都显得微不足道。

协作精神也是科学精神的一个突出体现,尤其是现代科学,一个科研项目往往就是一个系统工程,必须依靠多学科,社会多方面的协作和支持才能完成。袁隆平最后讲如果没有这样的大协作,杂交水稻研究绝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世界瞩目的成果,他没有贪天之功,他认为这都是大家协作的成果。

1974年,南优二号第一个实现了大面积推广,这和小实验田是不一样的。在实验田里种的稻子和能在农民的大田里种的稻子,产量呈现台阶式的下降,要克服这个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,能够实现大田的大面积推广就已经是非常厉害了。1974年,南优二号大田推广的平均亩产超过了600公斤,过去都是500斤,甚至300斤这样的产量,现在是600公斤的产量,能养活的人直接就翻了一倍。1974年的大面积推广,代表着闯过了第二关,叫优势组合关。

然后还要闯第三关,制种关。就是第一次能种,还得能够大批量生产种子,如果你不能够大批量生产种子,照样供不上全国种植。后来他们开始在三亚突破制种关。

制种关是怎么突破的呢?大家知道,对于繁琐的工作,耐烦是最重要的事。杂交水稻初创时期,从育种到制种,都是极为繁琐且细致的劳作,亲种、催芽、播种、育秧、移苗、插秧,到之后一系列的田间管理,施肥、中耕、除草、喷药、防虫、防病、杂交授粉,最后收获种子,一环扣一环,一轮又一轮,如同永无尽头的轮回。

制种的关键是人工辅助授粉。为了扫除人工授粉的障碍,先要割叶、剥苞、赶粉,就是需要把叶子割开,而且还不能戴手套,戴手套没法做那么精细的活,那些叶子像锯齿一样,只能任其在裸露的手和臂膀上划开一道道的血口子。

就这样,袁隆平和许多育种人的手,在稻叶中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季节。从被稻叶划伤到化脓流血,再到结出一层层厚皮老茧,一双粗糙的大手就这么练成了。

他们发明了一个方法叫“赶粉”。我也没有见过,我根据书里的描述想象,用绳子拉着一个竹竿,然后放在花粉上面,等抽穗开始,要交配的时候,人工地在稻田上抡,抡起来以后使得这个花粉,落到母本上,然后产生交配、育种。

种子出来了以后,湖南省科委的人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压力,到处都想要这个种子。因为大家都着急提高亩产量,就打电话找袁隆平批。袁隆平很保守,说没那么多,但是他在那边使劲,搞出了很多这样的种子。

最后发现最大的问题是运不出来,物流不行。这事一直找到了华国锋,华国锋批了很多经费,还批了很多辆卡车,把种子从南繁基地运向全国各地。这时,杂交水稻得到了全国大面积推广。

我们讲到这儿,大家就基本上能够理解农业科研工作者是多么不容易,为我们国家做了多大的贡献。1978年3月18号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。在大会上,袁隆平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。1981年,又获得了国家特等发明奖,这个奖项非常大。

各位想想,1981年的时候,奖金10万元。那时候万元户就已经是城市里最有钱的人了,给袁隆平发了10万元奖金,袁隆平最后只拿了5000块钱,其他可能都用作科研经费或者其他。但是他觉得已经很多了,5000块钱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
1985年10月份,袁隆平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评为杰出发明家金奖,并且把杂交水稻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。1986年10月份,袁隆平提出了“三步走”的战略,“三系”成功其实并不是终点,袁隆平觉得,距离他的梦想还早。

今天我们吃超级稻,亩产一千多公斤都已经实现。袁隆平认为,“三系”只是杂交水稻成功的第一步。1986年10月,一个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长沙召开,来自美国、日本、印度、菲律宾、澳大利亚,很多国家的代表都是科学家。

在这个会上,袁隆平发表了他的路线图。他认为杂交水稻育种可分为三系法、两系法、一系法,三个战略发展阶段,顺序上朝着由繁到简、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。从杂种优势的水平上分,一是品种间的杂种优势,二是亚种间的杂种优势,三是远缘杂种优势,上述三种育种方法和三种优势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。可以概括为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、两系法为主的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和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,这被称作“袁隆平思路”。

袁隆平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科研领域的伟大的战略家。这不是中国人自封的,而是来自国际的认可。到1995年,两系法成功,这也不单单是袁隆平一个人的努力,而是很多科研工作者像袁隆平一样默默无闻,从田间地头开始干起来的成果。

也是在1995年8月份,袁隆平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。两系法成功以后,他的目标就是要把超级稻做出来,要让产量过千公斤。

1996年9月18号,中科院兴隆天文观测站发现了一颗小行星,需要命名,最后中科院的人把这颗星星命名为袁隆平星,所以袁隆平是在天上有行星的人。后来他开玩笑说,小行星可不听话,要是这小行星惹出大麻烦可就糟糕了。不过好在我这个小行星还比较老实,待的地方比较远。袁隆平特别幽默。

2001年2月19号,袁隆平和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老先生,两个人一起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,这是这个奖项首次颁发。2014年10月10号,科研工作者在田间地头验收Y两优900超级稻的亩产。这一次的平均亩产,达到了1026.7公斤,实现了袁隆平所说地亩产过千公斤的愿望。

2016年10月份,青岛建立了国家级海水稻研究中心,袁老的遗愿就是能够推广他的海水稻。包括他愿意来我们这儿讲书,其实他的目的并不是讲书。他跟他的工作人员讲,怎么样能够更好地推广海水稻,能够让更多人知道现在已经有海水稻了。海水稻在盐碱地里能种,在滩涂这样的地方能够种,那你想想能够给中国增加多少种植面积。

我们在努力地保18亿亩的农业红线,那都是指我们淡水环境中的土地,如果海水稻能够种植的话,尽管海水稻的产量现在还没有普通稻田那么高,那也是很大的一个补充。所以袁隆平在晚年,一直在研究海水稻的种植,有人就问说海水稻会不会咸呢?水是苦的那能行吗?袁隆平说放心吃,它的营养成分更好,还有很多微量元素。

他们给我寄了两袋海水稻,反正我没吃出差别来。我希望我们樊登商城能够跟袁老的团队达成合作,进一些海水稻,让大家愿意尝试的,尝试一下海水种植的稻子是什么样的。

2004年10月17号,袁隆平获得了世界粮食奖。最好笑的是获奖以后,颁完奖,在美国转机的时候,竟然把这个奖杯给丢了,丢在了美国的行李转盘上。当时美国因为经历过“9·11”事件,所以大家看到一个行李没人认领,紧张得要死,所有警察、防暴的人全来了,来了以后小心翼翼地打开那个包裹,发现竟然是一个世界粮食奖。当时警察和机场的人都很高兴,世界粮食奖的得主来了我们机场。

袁隆平在国际上是享有声望的,包括菲律宾、泰国、美国、澳大利亚这些主要产稻的国家,都曾经请袁隆平去做过支持。袁隆平代表联合国海外工作的时候,日薪能够达到500美金,这是非常高的一个薪水。但是袁隆平从不会因为日薪高就在国外待很长时间,他去了简单指导一下,只要有空,他就立刻回到国内,进行他自己田间地头的研究。

他从来不活在金钱的世界当中。后来的隆平高科,一个用他的名字作为品牌名的上市公司,这里面有他700万股。所以有人给他算账,说袁隆平身价千亿,袁隆平自己就讲身价千亿,但我不知道在哪儿,反正这股票也不让我卖,我也卖不了,他们说我只要一卖,股票就会跌,所以那个钱对我来讲其实没用。

袁隆平一直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,穿着很便宜的衣服,每天最喜欢的事就是在三亚、长沙的稻田里做科学研究。所以他说,如果你说我是一个富豪的话,那么我是一个心灵的富豪。在2019年,他还获得了共和国勋章,他可以说是一个荣誉之王,但是他依然活得非常简朴。

他不断地探索人类种植粮食的极限,因为在他看来,能够让全世界的人吃饱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。中国这么多年来没有出现粮食危机,跟我们在农业科技上的不断进步,是有着非常大关系的。但是对于全世界来讲,粮食问题依然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,在很多国家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粮食危机。

2021年5月22号,袁老离开了我们,这让我们感到非常难过,也没能够实现我们面对面对谈的愿望。但是我希望大家通过这本书,能够更好地了解袁隆平,能够更加珍惜粮食。如果有小朋友听完了这本书之后,愿意学习农业,愿意成为一个农业科研工作者,我觉得这就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。

最后我们引用袁隆平先生的一句话,他说:“我还想再活十年,十年后一系法杂交稻肯定能搞成功,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。”相信他说的话一定会实现,因为除了袁隆平之外,还有大量农业工作者依然奋战在田间地头,奋战在第一线。

希望大家能够珍爱粮食,重视农业,谢谢大家,我们下周再见。

{{ vote && vote.total.up }}

共 7 条回复

father 黄铜II
MURDER (亚历山大)

致敬

Kinghero King of the summit

致敬

liuweize

致敬

JupHamaster 木星拜

致敬

Xionghaoyu straight a student

致敬

null him

致敬